(通讯员 陈峰) 12月12日上午,教育学者林待秋莅临beat365官方网站“谈石斋”文化艺术长廊国学讲堂,带来了他的国学系列讲座第六讲《释“仁”》。
训“仁”
林待秋首先站在文字学的角度,全面剖析了“仁”的汉字结构。他说,仁者,从人从二,亲也。“三”为天地人,天德好生,名之为易,即生生不息;下横为地,地德载物,名之为简,即因简而能;中间为人,将人这一横从“三”字中间抽出立起来,表示人法天地的好生载物之德而立于天地之间。
“仁”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,对‘仁’有所不知,就不能明心,不知而行就不能戒性”。他认为,“仁”字的基本特点是天真自然,朴实无华,蕴含四层含义:一为天地好生之意,即人与自然的关系;二为万物一体,即人与万物的关系,万物一体即为“仁”;三为人的天性,即温良恭俭让五常;四为人相亲相爱,即人与人的关系,推己及人,天下相亲的泛爱众。
孔子立“仁”
孔子通过取法《易》创立了“仁”学,关于孔子是如何取法的?林待秋解释道,《易·系辞》曰:“天地之大德生”,“生生之谓易”,“元者,万物之始”,“亨者,万物之长”,“利者,万物之遂”,“贞者,万物之成”。
他分析道,通过上述四个过程可以看到,事物的发展呈逻辑上升趋势。人要学习这四种天道,只有天地生生不息,才有“仁”,孔子的贡献就是用“仁”巧妙解释了天人和谐的关系。“仁”被孔子视作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万物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和,是万物有序的根本。
道、德、仁、义之关系
林待秋认为,“道”是最接近于自然的真善美的规律,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。“德”为地德,即万物之理。“仁”为人德,即人伦之礼。“义”即根据天道、地德、仁道应该做的事。
道如何得闻?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只要抓住了孝悌这两个根本,守仁,成仁,立仁,”道”就在其中了。
“仁”与“智”
孔子云:“未知,焉得仁?” 著名哲学家、思想家熊十力曾说过:“仁之为德,明睿之智,恻隐之情,兼备者也。”
关于“仁”与“智”之关系,林待秋认为,中国先哲所讲的“仁者能见仁,智者能见智,智者能见仁,仁者能见智”的观点,是非常有智慧的,近代大儒王国维和熊十力最后都杀身成仁,他们都是忧天下的大“仁”大“智”之士,值得我们敬仰。
“仁”之内涵
林待秋最后从儒家学说的角度,全面总结了“仁”的内涵。他认为“仁”乃儒家学说之核心,是中国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,表现在五个方面:一是“仁”是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万物的普遍联系,是一切关系的总和,万物因仁爱成一体;二是“仁”是人格修养的实学;三是“仁”是一门处理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学问,是一门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学问;四是君子以仁”为质,以礼为文;五是“仁”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。他寄语师生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,践行孔子弟子颜回的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的16字修身箴言,克己复礼,修炼人格,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