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谈石斋”讲堂:林待秋释“儒”

发布时间:2015-04-20来源:浏览次数:692

      (通讯员  陈峰)  410日上午,教育学者林待秋在beat365官方网站“谈石斋”文化艺术长廊国学讲堂,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为脉络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《释“儒”》为主题的精彩学术讲座。

训“儒”

         林待秋首先从训诂学的角度对“儒”字进行了全面的剖析,他解释道,儒,从人从需,指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君子。《易·需彖》云:“需,须也,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限,其义不困穷也。”通俗地讲,就是指天上有云,马上会下雨,雨过了再行,学会等待,锤炼耐心。需字有两层意思,一是人遇有灾祸,应懂得避让;二是有恒,即一个人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行为。

        他分析道,君子以仁为己任,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隐。穷则独善其身,以等到时机,达则兼济天下,以施展才华。《易》云:“君子藏器于身,侍机而动。”《儒行》载,哀公命席。孔子侍曰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,夙夜强学以待问,怀忠信以待举,力行以待取,其自立有如此者。”林待秋认为,孔子的此种弱德胜刚强的处世态度,就是儒道,而“藏器于身,侍机而动”、内圣外王”的进取行为,就是儒行。

“儒“之起源

        儒的前身是巫,甲骨文中有“儒弟子”、“儒人”、“儒师”的记载。从这些词可见,殷商时代,儒已经是高贵的职称,往往和帝子、公子、国师联系在一起。林待秋解释道,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引汉代学者刘歆《别录》说,儒家者流,最早可能出于“司徒之官”,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命教化,其特征是游文于“六经”之中,留意于仁义之际,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宗师仲尼,以重其言,以道为高。

        林待秋介绍,儒以道得民,以德得民。在春秋末年,儒者没有多少是以道德名世的,满天下却多是穿着儒服自称儒者的人。有一次鲁哀公有些瞧不起儒者,戏弄孔子曰:“夫子之服,其儒服与?”孔子对曰:“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。长居宋,冠章甫之冠。丘闻之也:君子之学也博,其服也乡。丘不知儒服。|”即指君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学问要广博,衣服则入乡随俗,不求与众不同,不知天底下还有什么儒服。

儒行

        林待秋认为,儒者的日常生活相当严肃,其一起一座都恭恭敬敬,说话讲信用,做事讲公正。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爱惜生命以等待时机,养精蓄锐以备有所作为。

        他说,在儒者心目中,金玉并不值得宝贵,忠信才最值得宝贵。儒者把忠信当申胃,把礼仪当做盾牌是在家,都时时刻刻谨守着仁义;无论是出门,或者即使受到暴政的迫害,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。儒者虽然和当代人生活在一起,但他的言行却和古代的君子相合,他现在做的事情,后世将奉为楷模;儒者虽然已经博学,但仍然学习不止,虽操行淳厚,但仍力行不怠。隐居独处时不做坏事,飞黄腾达时力行正道。以忠信为美德,效法柔和。既能推举贤人,又能容纳凡夫俗子。

儒道

        林待秋分析说,儒道作为一种伦理哲学体系,包括三大基本观念:一是儒学思想受自然感应的启发,是道法自然的一种思想体系。儒道的思想源于天地交感,是感性的体系,不是源于理性的分析。二是由阴阳之感而重视家庭伦理,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伦理价值体系。三是由亲亲之情扩展到同类之情,甚至是万物交感之情。曾国藩云:“唯天下之至诚,能胜天下之至伪,天下之至拙,能胜天下之至巧。”四是重视修仁守仁的道德人格精神的养成和人文化成的教化。教也者,修“仁义礼智信”五常,明仁心而见性而已。孔子赞颜回、曾子,均是得仁道而为孔子看中。

        林待秋秋总结道,儒道以鲜明的自然人文主义思想,区别于其他世界文明的原创文明体系,其典型的守卫者就是儒者,其典型的学术派别就是儒家,这使得它与非人文主义、超人文主义、次人文主义和反人文主义区别开来,不愧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,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