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谈石斋”讲堂:禅宗的智慧

发布时间:2015-04-21来源:浏览次数:1801

  (通讯员  陈峰)“古今中外的哲学,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认识自己,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,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。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,因缘和合而生,因缘散尽而灭,即缘起性空,今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佛教禅宗进行分析解读,以启迪我们的智慧。”

    近日,beat365官方网站“谈石斋”文化艺术长廊在德礼堂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二场文化讲座,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秦平从哲学的角度,深入浅出地对佛教禅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,给受众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。

“拈花微笑”的智慧

    秦平以“拈花微笑”的故事开篇,阐述了禅宗以心传心所折射的智慧之光。他说,智慧的传递不能靠灌输知识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告诉你,而要靠悟。悟是一种跳跃,一种自我救赎,智慧的传递要以心传心,达到心灵上的默契与共鸣。

    他说,从全息学的角度讲,任何的信息传递都是误解,但中国的道家和禅宗却认为,智慧的传递有可能不存在误解, 庄子云“莫逆于心”,禅语云“大道本来如此,太平常,故而无法言说;真理就是这样,最简单,以至不可思议。”从本质上讲,它们的观点是相通的。

    秦平认为,“拈花微笑”的行为是不可预期的一次性的行为,是不可复制的,这点和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,比如行为艺术就是典型的原创性艺术,故行为艺术不能太注重于形式的表现,而要注重内心的触动,应该由内而外,这样的行为艺术才有生命力。

六祖慧能的智慧

    “身如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上述两首偈子(格言诗)分别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所作,秦平分析道:从上述两首偈子看,慧能修禅的境界更高,已经到了完全无我的境界,故弘忍最后还是把衣钵传给了当时还没有剃度的慧能。

    慧能使禅宗获得了很大的发展,他首创顿悟修行法,而且他的顿悟是直奔主题,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,在精神上直接与佛教早期创始人共鸣,与神秀相比有着更大的智慧。谈到慧能对禅宗的贡献和影响,秦平做了上述评价。

何为“禅”?

    秦平分析道,“禅”字是印度梵文的音译,本意为“静虑”、“思维修”,通过静坐让自己的思维沉浸下来。“禅”的理论认为,当人被外在事物所吸引的时候,他的精神其实是散开的,真正的修行入境就要放弃耳聪目明,让自己的精神内敛,就能觉悟到很多内在的智慧。

    他分析了《西游记》中无字真经故事所体现的禅宗思想。他说,禅的传递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,它是一种智慧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禅是一种生活的境界,它不脱离于现实生活,一旦觉悟,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他认为,禅宗是一种艺术化、审美化的生活,禅宗的洒脱是一种通过舍而得到的智慧。关于“禅”与“定”之关系,秦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定”即入境后让自己意志专注,早期的禅宗看重“定”,“以定发慧”,即强调通过禅定来启发智慧。到了六组慧能后,发展为“定慧一体”,即没有先后之分,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。

禅宗的传释智慧

    弘忍问曰:“汝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若为堪作佛?”惠能曰:“人即有南北,佛性即(却)无南北,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秦平通过过对上述禅宗经典故事的讲述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禅宗见性成佛的传释智慧,即“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”,就可以得到智慧。

    秦平总结说,平常心也是禅宗的传释智慧,平常心即道,不执著,不造作,不武断,平常怎么生活,悟道时还是怎么生活,并从机锋、棒喝、禅寓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。最后,他通过对“三十年前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三十年后,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;而如今看,山还是山,水还是水。”这句著名禅语的分析,寄语大家注重修心养性,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。

 

 

>>>扩展阅读:

    秦平,男,湖北武汉人,哲学博士。1993年考入武汉大学首届人文科学试验班,前后在武汉大学学习哲学十多年,获得哲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博士毕业后,留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任教,现为中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。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国先秦儒道哲学和以《春秋》经传为中心的经学,已先后在《哲学研究》、《哲学动态》、《学术月刊》、《孔子研究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,并出版学术专著两部。承担“中国哲学史”系列、“中国经学史”、“《四书》导读”、“《老》《庄》导读”、“中国哲学原著选读”、“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”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。

注:由于整部时间较长,特剪辑讲座精选片段,以便于浏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