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谈石斋”讲堂:湖北省社科院副经理刘玉堂做客讲述楚文化的正能量

发布时间:2016-10-12来源:浏览次数:1811

 

刘玉堂教授应邀作《楚文化的正能量》专题讲座

刘玉堂教授(左一)与武汉职业技术公司党委书记邓长青(左二)交谈

    beat365亚洲官方入口网讯(通讯员 萧潇 老员工记者团 李哲炜 摄影 桂乃星)楚文化博大精深,延续至今已有2000多年。10月11日下午,湖北省社科院副经理、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、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、博导刘玉堂教授做客beat365官方网站“谈石斋”文化讲堂,以“楚文化的正能量”为题,在德礼堂为近千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、博学广识的专题讲座。

    刘玉堂教授长期致力于楚文化、长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,曾任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《楚国八百年》的学术顾问和主讲嘉宾。讲座一开始,刘教授清晰解释楚文化和正能量的本质内涵,并发掘楚文化中的促进个人进步、民族振兴、国家富强、社会和谐的正能量,将其高度概括为六个方面: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、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、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、上善若水的和合理念、九死未悔的爱国情结、一诺千金的诚信力量。“有168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,是出自于楚文化,大都传递着正能量。”刘玉堂说,这六大正能量也是楚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。

    刘玉堂教授以楚国版图由小变大、国力由弱变强、地位由低变高的发展强大为主线,为师生们展开了一幅幅精彩的历史画面,以丰富的史实、精彩的讲演,激励新一代的学子们发奋图强,不畏艰难,积极进取。

    提到楚文化的开放气度,刘玉堂讲到“楚王失弓”的故事。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楚王在云梦泽打猎,不小心把心爱的弓弄丢了。左右侍从立刻要去寻找。楚王制止道:“楚人失之,楚人得之。不必找了。”可见楚王的家国情怀。而孔子把“楚人失之,楚人得之”改成“人失之,人得之”,其境界又有提升。最后楚国人老子评论道:“为什么要把‘人’与‘天地’区别开来呢?不妨说:‘失之,得之。’”刘玉堂认为,这样一改,凸显了楚人物质不灭的宇宙意识和一种天地浩然的开放胸襟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胸襟,让楚国从最初的五十里疆土到“地方五千里”。

    谈到创新意识,刘玉堂说:“楚国的青铜铸造、丝织刺绣以及漆木器的制造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物质文化,加之伟大的楚国哲学家老子、文学家屈原、宋玉等共同组成了楚国灿烂的文明。”刘教授还讲述楚庄王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典故,藉此希望同学们继承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。

    刘玉堂说,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,楚王的“止戈为武”以及杜甫所吟“杀人应有限,列国自有疆。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”,无一不在启示后人珍惜和平,共创和谐社会。

  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《离骚》中写道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刘玉堂教授以“屠羊说勇救楚昭王而拒赏”的故事,倡导师生们爱自己,爱家庭,爱祖国,培养九死而不悔的爱国情结。

    楚王为了梦中的一个承诺,力排阻滞,一诺千金,真正做到言必信、行必果,刘教授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,将师生们带入到鲜活的历史之中,深入浅出,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细致入微,讲座令大家受益良多,赢得师生阵阵掌声。

刘玉堂教授为学子答疑解惑

     》》》扩展阅读:

    刘玉堂,男,1956年生,湖北大悟人。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武汉大学,分获史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经理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湖北工业大学、长江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。

   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建筑园林研究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、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、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。1997年获“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2002年入选“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”,2005年入选“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”和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届“五个一批”人才。

    刘玉堂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、中国法制史和中国城市史研究,其中对楚国历史文化,尤其是对楚国经济、法律和城市建筑研究用力甚勤,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0部(含合著),主编、协助主编和参与撰写著作20余部,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,在相关学术领域引起较大反响。

    刘玉堂是中国楚文化研究大家,先后担任纪录片《楚国八百年》及青春历史剧《思美人》历史顾问。其著作《楚国经济史》、《楚国的城市与建筑》(与高介华合著)作为《楚学文库》中的二种获“第三届国家图书奖”和“第十届中国图书奖”;《荆楚文化志》(系《中华文化通志》之一,与张正明合著)获“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”;《湖北通史》(合著)获“首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”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