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谈石斋”国学讲堂:师生诵读《论语》经典篇章

发布时间:2017-05-08来源:浏览次数:1896

 

“谈石斋”国学讲堂现场

beat365官方网站学子齐诵《论语.为政篇》

(通讯员 杨雪)5月5日上午,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秦平做客beat365官方网站“谈石斋”文化艺术长廊国学讲堂,为师生们带来了《论语》讲读系列之二--《为政篇》,并带领员工共同诵读精华段落。德礼堂内回荡的诵读声,员工学习了我国传统文化知识,内心得到文化的浸润,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感受内心的平静。

秦平解读《论语.为政篇》

本次讲座解读了《为政篇》中的精彩语句,秦平还列举了一些员工感兴趣的“孝悌”段落,并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论语中的“孝”文化。

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秦平解释: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,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固定的位置,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。它代表了孔子的为政的思想,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,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。

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说的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,用刑法来整顿他们,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,却没有廉耻之心;用道德引导百姓,用礼制去同化他们,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,而且有归服之心。秦平列举法制国家新加坡为例,有的新加坡公民在国内由于受到严厉的法律条例约束,行为举止异常规范,但是走出国门后,便一改以往,不主动遵守社会秩序。

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孔子说:“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,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,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,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,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,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,收放自如,却又不超出规矩。”这是孔子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,记录下的不同时期人的心境。

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‘无违’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这一章讲的是何为孝,即顺从尊重长辈即为孝。但秦平强调,孔子并非让大家无原则底线的顺从父母,而是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,顺从父母,让父母心气舒畅,就是做到了孝。

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 秦平解释道:每个人都应该孝敬老人,连狗和马都能够有所养,何况老人呢.不孝敬老人都做不到,何况其它的事情呢?

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 孔老夫子回答问题都是简明扼要,谈到行孝之道,在这里孔子只讲了色难两个字,后面那是衍伸来说明的。这色难的色,就是颜色,我们的面容;难就是不容易。这里讲的色难,就是讲在侍奉双亲的时候,最不容易的是我们的颜色。因为用饮食、劳务来供养父母,不算是难事,但是能够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,这就难得了。

秦平对《为政篇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,用贴近生活的例子,让在场的员工更好的理解了《论语》中的文化精髓。全场师生的齐声诵读,回荡在德礼堂,荡涤员工的心灵。